校名之争的混乱与学术之争的无力
于是,越来越多被改了名字的大学,就像是邯郸学步,学来学去,却把自己原来的舞步学丢了。而可以肯定的是,只要每一所大学哪怕是
有拉风的名字,不一定有拉风的名誉。你看,人家麻省理工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,不都是行业内的学院吗,人家没有改成大学,没有致力于建设综合性大学,而是保持特色发展,却能够培养出诸多的总统和诺贝尔奖获得者。对比之下,我国高校的更名之风就显得太没有技术含量。
王传涛
2015年4月28日,教育部发函同意泸州医学院改名“四川医科大学”。这一更名引起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老校友的反对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为“华西医科大学”,再往前的名字为“四川医学院”,简称“川医”。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的简称与此相似,故“川医”老校友认为这会抢走“川医”的名头,侵犯了母校的权益。6月9日,四川大学也正式向教育部发函,表态“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”。(6月16日《南方都市报》)
举一个简单的案例。2000年,着名的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,北京医科大学改名为北大医学部,应该说,北大医学部无论是叫大学,还是只是一个医学部,都是我国最好的医学阵地。之后,我们知道,在2001年2月,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、北京医科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。现在的情况是,无论是首都医科大,还是北大医学部,都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特点与传统,并且,都有较好的发展,完全不存在权益相害的现象。
在大学更名频频的当下,如果我们不去查阅相关历史资料,很难会对一所大学的前世今生说个明白。此语境之下,那些在意“历史渊源”的学校,似乎就有充足的理由去和现在一些试图把名字起得跟之前的“自己”近似的学校较真。四川大学因为有历史渊源颇深的华西医学中心,而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“四川医科大学”,听起来也有理有据。
具体到四川大学与泸州医学院抢名这事上,四川大学就有这种嫌疑。你看,本来华西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好端端的医科大学,在高校“大跃进”的大背景之下,被合并到一所综合性大学里,组建起了大学中的“航空母舰”,到了人家想更名成为“四川医科大学”的时候,却发现还是原来的名字好,于是就不想让人家使用这名字。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?
其实,如果放眼全国,大学名字改来改去的现象非常普遍。常识是,无论大学如何合并,无论大学如何改名,其内在、核心的东西应当要保持不变,至于那个虚头巴脑的名字,还是少在意为好。更要明白,决定一所大学的名气、声誉与招生资源质量的,是大学悠久的历史与校园文化,是不打折扣的教学质量与学术干货,而不是名字。
然而,大学改名之风盛行,之前的“川医”改名成了“华西医科大学”,又合并到了四川大学,也就是自我放弃了“川医”的名号与招牌。笔者的疑问是,既然是自己放弃的招牌,现在四川大学又有什么理由去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为“四川医科大学”呢?如果我理解的没错,这应该和传说中的“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”没什么区别,也是传说中“吃着锅里看着碗里”的现实版本。
校名之争的混乱与学术之争的无力
——选自:徐州翻译公司
译声徐州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,译声徐州翻译公司秉承“诚信 专业”的服务理念,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。了解更多信息:请直接致电:400-600-6870咨询。